osaide.cn-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,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,久久久久久久性潮,亚洲欧美精品AAAAAA片

廉政故事
永不遲到的祭奠:追尋1343座無名紅軍墓背后的故事
來源: 時間:2019/04/09

永不遲到的祭奠:

追尋1343座無名紅軍墓背后的故事

 

    福建,武夷山市張山頭。方圓1000多畝的茂密竹林,散落著1000余座無名紅軍墳塋。

武警福建總隊南平支隊在張山頭紅軍墓群祭掃(3月25日攝)。

    三塊青磚,一個編號,一根紅飄帶,標記著一座紅軍墓。沒有姓名,沒有番號,沒有銘文,1343座先烈遺存,共同站成一座永恒的軍陣。這些與青山永在的無名紅軍墓背后,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故事?

福建武夷山洋莊鄉小漿村張山頭紅軍墓群(3月26日攝)。新華社發(李濤攝)

    一場漫長的追尋鞠躬、獻花……面對紅軍墓,潘迪淵淚如泉涌:“爺爺,我來看您了。”潘迪淵的爺爺潘驥,江西省余干縣人,閩北紅軍獨立團團長,1931年在閩北蘇區梭駝揚地區作戰時壯烈犧牲,時年35歲。“他訓練隊伍很好,作戰也勇敢。”方志敏在回憶文章中曾高度評價潘驥,“在攻打土屋時,被亂彈打破了整個嘴巴,抬回來待了3天就犧牲了。”

武警福建總隊南平支隊在張山頭紅軍墓群舉行祭奠儀式(3月25日攝)。新華社發(李濤攝)

    因戰火紛飛,烈士的安葬地后來成謎。80多年來,烈士親屬和后人一直沒有停止追尋。而僅僅為確定梭駝揚的具體方位,就讓潘迪淵和父親整整找了兩代人。直到今年清明前夕,在江西、福建兩地黨史部門和愛心人士的協助下,潘迪淵最終確定了爺爺的長眠地——武夷山張山頭。

在張山頭紅軍墓群,三塊青磚、一個編號、一根紅飄帶標記的就是一座紅軍墓冢(3月26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劉芳攝

    一段血染的歷史梭駝揚,是武夷山小山村沙渠洋在當地方言中的讀音。距離沙渠洋西南一公里的張山頭,曾是閩北紅軍中醫院、中共閩北分區委和閩北紅軍獨立團駐地,曾多次發生慘烈戰斗。散落在張山頭后山茂密竹林里的1000多座無名紅軍墓,就是那段歷史的見證。沿著青苔滿地的山間小路,落葉和雜草覆蓋下的簡陋墓冢隨處可見。墓前沒有墓碑,唯有三塊青磚、一根竹竿和當地群眾自發系上的紅色飄帶。沒有姓名,沒有番號,沒有銘文。

福建武夷山洋莊鄉小漿村張山頭紅軍墓冢上的編號和紅飄帶(3月25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劉芳攝

    竹竿上刷著的朱漆編號,就是一座座紅軍墓冢的標記。潘迪淵無法確認爺爺的墳塋到底是哪一座,只好帶著一抔曾被鮮血染紅的黃土回家。他說,爺爺和戰友們已經化作了青山,“這漫山遍野都是他的英魂”。紅軍墓群寄托著蘇區人民對共產黨、紅軍深厚的情感。清明祭掃、中元焚香,當地村民80多年來從未間斷。

張山頭紅軍墓群一塊刻有“紅軍墓”字樣的石頭(3月26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劉芳攝

    閩北革命歷史紀念館館長羅永勝告訴記者,2010年全國革命遺址普查時,當地就上報了張山頭紅軍墓群的情況。2016年,當地村民在山上勞作時,發現了一塊刻有“紅軍墓、三一立”和五角星的石碑。經黨史和文物部門多方查證,最終確認:這里埋葬的就是紅軍。經核查,1928年至1935年間,許多紅軍將士埋葬于此,形成了規模龐大的墓葬群。截至目前,已經發現標記1343座紅軍墓,但對紅軍先烈的追尋仍在繼續……2018年9月,紅軍墓群被列入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“墓群遺址面積之大、人數之多為國內所僅見。”武夷山市文管所專家趙建平說,這是對閩浙贛革命史跡的重大發現與補充,有著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、重大的社會教化意義。

福建武夷山洋莊鄉小漿村張山頭自然村紅軍中醫院遺址(3月26日攝)。新華社發(李濤攝)

    一片紅色的飄帶“勇敢的紅軍們,勇敢的紅軍們,你是我的哥,我是你的妹,送干菜,送香茶……”誕生于紅軍時期的民謠《紅軍洗衣歌》,至今仍在當地廣為傳唱。當年戰事最為激烈的時候,送往張山頭紅軍中醫院的傷病員最多時達1000多人,村民自發組織擔架隊、洗衣隊,家家戶戶都是住院部。張山頭村民楊學文的奶奶曾是紅軍洗衣隊的成員,主要為紅軍傷病員洗衣做飯。“聽我奶奶說,當時擔架隊每天都會抬來很多傷病員,早上這些紅軍戰士還活著,到晚上就沒了。她們邊洗衣服邊哭。”講到這里,66歲的楊學文眼圈紅了。

福建武夷山洋莊鄉小漿村張山頭自然村(3月26日無人機拍攝)。新華社發(李濤攝)

    他說,我們從小就在這片山上勞作,大家干活時都會小心翼翼避開紅軍墓地。當地駐軍也沒有忘記這片被鮮血浸染的土地。多年來,武警福建總隊南平支隊積極參與張山頭紅軍墓群保護工作。每年清明節前,官兵們都會祭掃英烈,為紅軍墓更換紅布條。“看到漫山遍野的紅飄帶,就像看到當年我們的紅軍先輩一樣。”戰士周昊說,“我不知道他們是誰,但我知道他們為了誰。”

福建武夷山洋莊鄉小漿村張山頭自然村(3月26日無人機拍攝)。新華社發(李濤攝)

    一座無名的豐碑攤開張山頭紅軍墓群分布圖,會發現不少墓地排列整齊有序,就像是一方方沉默的軍陣。當年,方志敏在閩北蘇區率部浴血奮戰時,曾在張山頭附近追悼陣亡將士。如今,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只留下了一個共同的稱號——烈士。青山處處埋忠骨,何須馬革裹尸還。“共和國是紅色的,根植于我們軍人血脈中的底色也是紅色的。”武警福建總隊南平支隊政委趙勇說,我們要飲水思源、不忘初心,讓先烈的犧牲永遠被后人銘記,讓先烈的精神永遠傳承發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