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全國科技活動周近日閉幕,活動周期間,有關部門和各地方舉辦各具特色的群眾性科技活動超過2.1萬項,參與人數超過3.1億人次。
據介紹,2019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圍繞“科技強國 科普惠民”,展示了一批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、科技創新重大成就,許多科技成果以模型、實物的形式展出,讓觀眾在參觀中認識科學,在互動中了解科學,在體驗中感受科學。
據不完全統計,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的2019年全國科技活動周主場活動吸引了許多公眾參與,參觀人次多達15萬。借助數字化技術在線生成定制衣服、實時監控蜜蜂健康狀態的智慧蜂箱、為老舊小區搭建樓道代步器……在主場現場,這些既貼近民生、又充滿科技感的項目讓人在衣食住行方面體驗到一種新鮮的“未來生活”。
其中,在“住”方面,活動主辦方為大家展示了專為住樓房的老年人設計的“爬樓神器”——樓道智能代步器。體驗者刷卡后站上踏板,手扶樓梯扶手,按下按鈕,爬樓神器緩緩上升,輕松地爬上了一層樓。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,這套設備預設了電梯運行監測、樓道安全監控、斷電保護、遇障即停等安全系統,服務居家養老。
“衣”:在線設計專屬服飾。“龍鳳呈祥”“福壽天成”……只需手指動一動,就能讓一件旗袍上充滿個性化的紋飾。在展覽民族服飾文化科技時尚融合項目區域,精美的旗袍吸引了來往參觀者的目光。據項目講解員介紹,這些傳統紋樣被數字化提取后,用戶通過手機或電腦便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填充顏色,設計披肩、包或者衣服。這一民族服飾文化科技時尚融合項目融合了人工智能、計算機視覺、圖形圖像處理等方法,對文化圖片進行提取與分割,可提供服裝私人定制。
“食”:認養蜜蜂為自己“產蜜”。蜂箱上安裝了數個傳感器與攝像頭,養蜂也在走“智慧路線”。“數字化蜂場系統用于蜂箱位置信息、溫濕度及噪聲環境參數信息、視頻信息的收集。蜂農APP幫助蜂農遠程查看、掌握蜜蜂健康狀態。當蜂箱參數出現異常狀態時,還會自動報警。”相關負責人介紹說。不僅監控蜜蜂成長,還可以認養蜜蜂。據了解,消費者通過蜂群認養系統認養相應的蜂群,可全程實時地了解蜂群生活狀態和蜂蜜等產品的生產過程。
“行”:汽車迎來“氫”時代。會場里,自動駕駛汽車、新能源動力汽車、車載物聯網系統等正在構建全新的出行方式。不同于日常看到的車輛,展廳里一臺車底盤上安裝了一個“大罐子”,里面可裝載氫燃料。這一氫燃料電池汽車動力平臺包括燃料電池系統、驅動電機、減速器及動力電池等部件。據介紹,該車的最高時速可達150公里以上,按氫氣瓶的儲蓄量,一次性可以實現續駛里程450公里以上,且加氫的時間只需3至5分鐘。
人工智能與人較量琴藝,以“量子力學原理”為創編思路的現代舞……在上海舉辦的閉幕式同樣給公眾帶來了一場科普盛宴,現場觀看人數達到800人。閉幕式演出借助激光、增強現實、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,通過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傳遞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的理念,用舞美設計營造出一個“平行宇宙”的觀看空間,節目編排則以時間為主線,讓觀眾領略從過去到現在的科技飛躍。
自2001年起,每年5月第三周為科技活動周,在全國開展群眾性科學技術活動。科技活動周已連續舉辦18屆,成為內容最豐富、公眾參與度高、社會影響力大的群眾性科技活動品牌。
“科技強國、科普惠民。”本屆科技周展出重大科技創新成就和科普惠民成果,讓公眾了解科學知識、體驗科學樂趣、感知科學精神。“科學普及、提高科學素養要針對全體民眾,就算是科學家,也要不斷學習其他領域的科學知識。”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叔華說。
相關負責人表示,為期一周的科技嘉年華不僅是一場科技與藝術的視覺盛宴,更是人與科技、科幻與現實交融互動的魅力舞臺。2019年全國科技活動周雖已落幕,但弘揚科學精神、普及科學知識的群眾性科技活動將持續舉辦,科技的盛會永不落幕。